PEO:劳动法律师的突围秘诀
第一波劳动法服务浪潮 劳动法服务的拐点毫无疑问出现在2008年。在此之前,很少有企业会单独聘请劳动法外部顾问,大多是并入常规法律服务采购,由综合性律所顺带处理。《劳动合同法》的出台,导致需求井喷,走专业路线的律师事务所相继出现,与之正面PK的则是管理咨询公司(偏重人力资源战略、薪酬和绩效管理方案制定和咨询辅导)、人力资源公司(通常配备内部法务为客户提供劳动法咨询)以及培训公司(以劳动法培训作为引流手段,向管理咨询转化)。 对这些机构而言,大客户市场无疑是最好的切入口。以上海为例,总部经济导致早期购买单独劳动法服务的企业大多是外企。一是合规意识强,二是对国内法规及政策不了解担心出事,三是预算充足,几者的结合导致了极高的成单率。听说当年一场公开课培训下来,能签7、8家常年顾问单位,放在今天几乎不可想象。先入者瞄准大客户市场,占得先机,依靠“马太效应”与后来者拉开差距。掌控优势资源后,律所转身去开人力资源公司拓展业务线、人资公司开律所消化内需、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也蠢蠢欲动,曾经一路高歌昂首挺进法律圈,为的都是把大客户吃定,各自占领山头。 2012年《劳动合同法》打了一次小补丁,时至今日,一直翘首期盼的二度修法迟迟不见落地,却等来了一波更大的风浪。十年,劳动法服务的第一波浪潮渐渐远去,第二波浪潮蓄势待发!与十年前不同的是,新的势能出现在中小企业市场。 劳动法是典型的流量业务,不管何种规模的企业多少都有需要,适合作为企业法律服务的入口,这也是许多律师刚刚执业时会选择劳动法的原因。但对于后来者,若想与行业龙头争夺大客户市场,就会发现异常艰难,回头继续做小客户,生计却难以维持,导致很多青年律师放弃坚守。 Q1、中小企业市场真的没机会吗? 不见得!中小企业服务市场的崛起 过去的2018年,社税改革引发了新一轮行业震荡,在基于大数据税费征管体系“金税三期”的共同作用下,威力正逐步释放。个税改革比计划来的很快、力度更大,红利还未显现,即遭“社保入税”正面冲击。中国虽然是高税负国家,但由于过去征管成本高、效率低下,中小企业自行处理合规需求,市场空间很小。金税三期实施加强以后,中小企业从漏网之鱼成为网中之鱼,没有专业服务将很难合规,因此,服务的需求很强,并已经在2017年底呈现爆发趋势,特别是北上广深等发达地区。 2017年前,我国中小企业服务市场的渗透率基本为0,属于蛮荒之地。其主要原因是相较大型客户,中小企业的服务模式截然不同,营销成本极高、客户生命周期总毛利低,传统服务模式很难奏效。2017-2018年,税改影响下,中小企业服务市场开始萌发生机,但依然不被广泛看好。已经或准备进入战场的劳动法律师面临一个巨大难题:如何确保收益?提供单一劳动法服务费用收不上来;勉强维持的小订单与客户黏性极低;最惨的是企业自身生存都成问题,可持续服务更是谈不上。 增加收益必须依靠综合服务 对于新问题,成功经验就非常值得借鉴了,我们来看看美国。 美国的中小企业数目繁多,其国内用工规定又十分繁琐,为了更加有效地解决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职业雇主组织 PEO(Professional Employer Organization)应运而生。 采用PEO模式,是不少中小企业的成功密钥。大型企业依靠内部专业HR整合外部供应商的方案,并在内部推进实施。但中小企业大多不具备这样的专业人员,必须依靠PEO提供雇员方案制定和持续的咨询和事务性服务。从本质上而言,这类组织可以处理一家企业关于人力资源的所有需求,提供综合一体化的服务,包括战略性人力资源服务(HR战略制定)、业务性人力资源服务(薪酬福利、保险保障等方案制定)和事务性人力资源服务(薪资发放、保险缴纳、个税申报等)。除此以外,PEO还会代替企业承担雇主责任,这才是PEO的核心。 对劳动者而言 “PEO专业化的系统管理能够提供系列化和规范化的工资、福利、保险、劳动保护以及税收代缴等周全的服务,让他们即使是为中小企业服务也能享受到与大型企业水平相当的雇佣保障,提高员工满意度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与大型企业的争夺人才的压力。 对中小企业而言 “由于PEO集中管理众多企业的员工,它能比中小企业以更低的成本提供一系统高度专业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服务,帮助企业提高合规性和管理效能。 更有价值的是,买方与卖方通过PEO的一站式综合服务找到了一个供需平衡点,这在单一服务的模式里很难获得,主要原因是交易成本过高,双方相互了解、建立信任的过程异常慢长。 小企业一家一家的去谈供应商,花费了大把时间,再加上决策者不够专业,很可能会白瞎。而在综合服务的模式下,买方(中小企业)与卖方(PEO)的交易成本被大大降低(只相一次亲);同时,PEO承担雇主责任(在一起了就得负责),大大释放了企业的合规压力,使得双方的信任感倍增。总而言之,在这种模式下,买方花最少的成本获得了高质量的省心服务,而卖方在降低营销投入的同时叠加了收益,形成了良性循环。 买方(中小企业) 卖方(PEO) 这就是PEO在中小企业客户市场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