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税务:优化企业破产涉税事项办理
前不久,上海市政府发布《上海市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实施方案》,方案中提到“着力打造科学规范的法治环境”“着力完善破产重整制度”。破产重整涉税问题较为复杂,更涉及破产企业的合法权益。近年来,上海税务部门始终聚焦积极稳妥解决企业破产处置工作中的涉税办理难题,持续优化企业破产程序中涉税事项办理,进一步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提升破产涉税事项办理质效,大力优化税收营商环境。
据统计,2021年,上海税务部门累计受理进入破产涉税程序企业844户。其中,4户企业借助税收支持政策完成重整,3户企业完成和解;10户企业享受破产相关税收优惠政策,获减免税额共计4931万余元。
优化操作指南 破产涉税事项便利办
为降低市场主体退出成本,2020年4月,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务局联合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制定了《关于优化企业破产程序中涉税事项办理的实施意见》;2020年6月,上海市税务局发布《企业破产涉税事项办理操作指南》,为破产企业办税提供参考;2021年1月,在市委依法治市办评选的“2021年重点推进的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中,上海市税务局“优化企业破产涉税事项办理”被列为市级十大重点项目之一。
2021年,上海税务部门结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与市人大法工委、市破产管理人协会等部门联合开展了多次调研,切实推进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解决企业破产难的问题。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破产案件本身就存在周期长、受偿率低、工作环节多、程序繁琐等问题。”上海市税务局政策法规处处长余文华介绍,“具体到破产企业涉税事项办理,对内涉及税务各业务部门,对外又要与法院等部门多方协调,开票、注销、税收优惠享受比较复杂。”
为破解破产涉税事项办理难点、堵点,上海税务部门对操作指南进行了优化,形成操作指南2.0版,梳理出包含17项内容的企业破产涉税事项业务办理清单。升级后的操作指南明确了社保非税债权申报主体,提高债权申报准确度;新增实名办税等常见事项,精简办税资料;破解开票、注销等破产涉税难题,缩减办理时限。
“从破产启动到破产结束,从办理程序到政策优惠,新指南实现了破产清算和破产重整涉税事项流程全覆盖,有效推动了破产涉税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和涉税事项办理便利化、高效化。”余文华表示。
成立联络员团队 破产涉税事项高效办
为提升破产涉税事项服务质效,上海税务部门靠前服务,建立联络员机制,在全市17个征管局成立破产涉税事项联络员团队,共有联络员218人。通过“团队化运行、项目化管理、全程化辅导”,有效提升破产涉税事项办理质效。
意大利服装品牌凯普狄诺1998年进入上海。由于发展经营不善,凯普狄诺公司被债权人向法院申请破产。破产过程中,涉及整体资产处置拍卖价近2.3亿元,需要开具发票。而凯普狄诺公司因连续两年被评定为D级纳税人,已按规定被实行限量限额申领专用发票的管控手段。主管税务部门联络员主动对接管理人和法院,最终在税收法律法规框架和执行法院监督下,为凯普狄诺公司的大额交易争取了升版增量的临时权限,切实解决了其开票难的问题。
坐落于长寿路商圈的亚新生活广场位于静安、普陀、长宁三区交汇处,迄今已有25年历史,因各投资方在产业运营、改造升级等方面矛盾冲突较为尖锐,决定进行重组。亚新生活广场的主管税务部门依托联络员团队,为管理人提供详尽的政策依据、办税流程、资料清单,并为重整计划和方案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意见,包括重整过程中税费估算,前期未了涉税事项处置等,确保全面把握重整进度,为重整创造有利环境。
“破产企业在债权申报、财务制度等方面存在固有缺陷,税务部门直送税收优惠政策和精细化服务举措,为企业重组焕发新生提供了良好的税务助力。”亚新生活广场重整投资方代理人阮晨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