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上海5000家企业被查,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一年翻30倍
10月15日,公安部披露, 全国公安机关召开视频会议,部署名为“百城会战”的专项行动,意在联合全国公安力量打击打击涉税犯罪。 公安部副部长孟庆丰在会上指出——
“百城会战”已进入全面攻坚阶段,将坚决遏制行业性虚开犯罪高发态势,坚决遏制严重扰乱国家退税政策实施的骗税犯罪行为。
10月17日,国家税务总局、公安部、海关总署、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在北京召开打击虚开发票、骗取退税违法犯罪两年专项行动工作推进会议。
会议再次强调——
各地要继续加大联合执法力度,突出大案要案的查处。
随后,10月19日公安部官网转发《人民公安报》文,称各地公安机关正全力推进涉水犯罪“百城百战”。
一周之内连续召开两项重要会议,税务稽查风暴仍在持续。
上海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一年翻30倍
近日有自媒体爆料称,上海多家劳务公司和人力公司接连被税务机构稽查。海蜂君于是先查看了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务局所公布的重大税收违法案件数据。
而截止到10月30日,2019年度已有4880起重大税收违法案件被查处,比去年翻了31倍还多!平均每天查处16家!仔细分析发现,上海前三季度查处案件呈递增态势,仅第三季度就稽查3617起,第四季度仅10月份,即稽查595起。
2018、2019年度上海各季度重大税收违法案件数量折线图
无独有偶,海蜂君查看北京市税务局信息后发现,情况相似。
2017-2019年度北京、上海重大税收违法案件数量折线图
从已披露的信息中可以发现,北京、上海今年被稽查并处罚的企业其违法行为均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或“虚开普通发票”。
在全国范围内,又数上海发案最多、稽查最严。
2018年8月,国家税务总局四部委开展的打虚打骗两年专项行动,而今正值高潮。
自行动开展以来,在国地税合并、金税三期多次升级迭代、国税总局联合公安部、银监会等实力部门鼎力配合的层层加持后,税务机关充分发挥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宛如物理装备无懈可击、血槽满满、无数buff加身的人民币法师结束了多年吟唱,这样的输出如果不能秒杀走位失误的企业玩家才奇怪。
今年7月31日,公安部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税务总局稽查局局长郭晓林出席发布会并通报——
2018年8月份以来,按照专项行动的统一部署,在公安、海关、人民银行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税务部门共计查处虚开企业11.54万户,认定虚开发票639.33万份,涉及税额1129.85亿元;查处“假出口”企业2028户,挽回税款损失140.83亿元。
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局长高峰也提到,近年来,涉税犯罪发案量也持续高位运行:
2018年以来,全国公安机关共立涉税犯罪案件2.28万起,涉案金额5619.8亿元。
劳务派遣公司或成重点稽查对象
在所有被稽查对象中,除了原本就是“虚开”大户的各类贸易公司外,劳务派遣公司也成为了稽查重灾区。
经海蜂君求证,上海市税务局的「重大税收违法信息公布栏」显示,近两个季度,上海地区即有六家劳务派遣公司因虚开增值税: 上海汇千劳务有限公司 主要违法事实:经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务局第三稽查局检查,发现其在2016年02月04日至2018年05月02日期间,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对外虚开普通发票1827份,票面额累计16654.13万元。 相关法律依据及税务处理处罚情况: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对其处以罚款50.00万元的行政处罚,并依法移送司法机关。
上海筑达建筑劳务有限公司
主要违法事实:经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务局第三稽查局检查,发现其在2017年07月04日至2018年03月30日期间,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对外虚开普通发票51份,票面额累计434.48万元。 相关法律依据及税务处理处罚情况: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对其处以罚款50.00万元的行政处罚,并依法移送司法机关。
上海麟晋建筑劳务有限公司
主要违法事实:经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务局第三稽查局检查,发现其在2017年07月19日至2018年03月30日期间,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对外虚开普通发票307份,票面额累计2768.11万元。
相关法律依据及税务处理处罚情况: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对其处以罚款50.00万元的行政处罚,并依法移送司法机关。
上海爵瑾劳务服务有限公司
主要违法事实:经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务局第三稽查局检查,发现其在2017年12月27日至2018年03月30日期间,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对外虚开普通发票61份,票面额累计579.54万元。 相关法律依据及税务处理处罚情况: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对其处以罚款50.00万元的行政处罚,并依法移送司法机关。
上海驰蔽建筑劳务有限公司
主要违法事实:经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务局第三稽查局检查,发现其在2017年06月30日至2018年03月30日期间,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对外虚开普通发票1199份,票面额累计10594.14万元。 相关法律依据及税务处理处罚情况: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对其处以罚款50.00万元的行政处罚,并依法移送司法机关。
6.上海赵志建筑劳务有限公司
主要违法事实:经原上海市奉贤区税务局稽查局检查,发现其在2015年01月0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期间,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对外虚开增值税销项发票150份,金额1486.50万元,税额252.71万元。经原上海市奉贤区税务局稽查局查证确认走逃(失联)。 相关法律依据及税务处理处罚情况: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对其处以罚款15.00万元的行政处罚,并依法移送司法机关。
进一步通过裁判文书网检索发现,2019年上半年至少40份涉及劳务派遣公司的虚开发票裁定书和判决书。而对于这些劳务劳务公司的犯罪事实认定大多为,在没有真实劳务派遣业务发生的情况下,对外大量虚开发票。
大税改变局下的连锁反应
2018年,业内预测的税务稽查重灾区是外贸行业(骗取出口退税)、医药行业(虚开发票)、废旧物资行业、石化行业。这些行业内部率先进行了自查,人人自危求生之下反而让稽查行动成为了行业自律净化的合规良机,并没有造成严重后果。至少我们目前查到的2018年遭遇刑事处罚的医药企业案例才35件,相比行业的庞大体量,这个比例已经小了很多。
反观应变不及或者没有能力应变的行业,则是这场行动中受影响最大、被处罚最惨的对象。
这正是劳务派遣公司被重点稽查的原因之一。
劳务派遣公司往往与建筑行业密切相关,建筑行业有其用工的特殊性,在原来的成本结构里也并没有预留税务合规的比例,按照传统成本结构:税务合规——肯定死;税务不合规——万一查不出来呢?就这样,也许很多劳务派遣公司抱着这样的鸵鸟心态或埋头继续干,或直接跑路,觉得“我不干了还不行么?!”
另一原因是社保入税后,有很多的企业希望通过劳务派遣的方式按照最低工资交社保。
2014年全国总工会的调查数据显示,彼时劳务派遣人员总数超过6000万人。虽然后来使用劳务派遣的国企少了,但有劳务派遣需求的民企越来越多了。
不合规的盘子越大,受到政策的影响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