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平台涉税信息报送新规落地:企业合规要点与风险应对策略
2025年10月1日起,《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正式实施,平台企业首次需向税务机关报送平台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身份信息与收入信息。这一新规标志着平台经济税收监管进入常态化、透明化的新阶段,对平台企业、平台内经营者及从业人员均产生深远影响。本文将结合配套政策《关于规范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有关行政处罚事项的公告》(2025年第22号)及实务案例,深度解析合规要点与风险防范策略。
一、新规核心要求:从“自主申报”到“平台报送+数据比对”
报送主体与内容
平台企业:需定期报送平台内经营者的身份信息(包括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住址等)和收入信息(包括商品或服务交易金额、积分、补贴等)。
报送时限与频率
分拆收入的界定与处罚
二、平台企业的合规义务与风险防范
合规管理要点
信息报送机制:建立内部数据采集与审核流程,确保信息完整、准确。
平台内经营者管理:
系统升级:优化平台数据接口,满足税务部门数据格式要求。
风险提示
三、平台内经营者的合规指引
市场主体登记与纳税申报
常见风险与案例
四、行业影响与长效机制
促进税收公平与市场规范
优化营商环境
五、专业应对建议
平台企业
开展合规自查:清理未登记或登记信息不实的平台内经营者。
建立涉税信息管理制度:明确数据报送责任人,定期组织培训。
寻求专业支持:委托税务师事务所进行合规性审查,规避潜在风险。
平台内经营者
全面梳理收入来源:确保所有收入(含补贴、积分等)均如实申报。
规范会计核算:按店铺分别核算,避免收入成本混淆。
妥善留存资料:保存交易记录、合同、银行流水等至少10年。
结语
互联网平台涉税信息报送新规的实施,是构建平台经济税收监管长效机制的里程碑。平台企业及平台内经营者应主动适应监管要求,将合规管理融入日常运营,从而在规范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议各方积极关注政策动态,必要时引入专业税务机构开展合规评估,有效防范税务风险。


客服1